看吉日不求人-了解什么叫黄道吉日
中华文化流传千年,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传统。在中国,选择吉日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,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。
选择吉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适宜的时机,在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之间找到和谐的关系,抓住适宜的机遇,从而取得吉祥如意的结果。
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者缺一不可,只有三者齐备,才能成就大事。因此,无论是祭祀、婚嫁、开业还是建屋,人们都要选择“黄道吉日”,祈求顺利完成,趋吉避凶。
那么,什么是“黄道吉日”呢?
“黄道”是天文学的一个术语,指的是太阳一年在地球上的运行轨迹。古代中国人称太阳运行轨迹为黄道。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不垂直,所以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也不重合,两个平面相交的点就是春分点和秋分点。
《汉书》中记载:“日有中道,月有九行。中道者,黄道,一曰光道。”意思是说,太阳在中道运行,月亮的运行有九条轨道,包括黄道一,青道二、赤道二、白道二,黑道二。中道即黄道,也称光道。北宋的沈括在《梦溪笔谈‧像数二》中说:“日之所由,谓之黄道。”意思是,太阳运行的路径称为黄道。
根据这些天体星象运动变化的观察结果,古代中国人制定了黄道吉日和黑道凶日,并在日历上记录了每一天的吉凶宜忌,以供人们选择和参考。
现代的黄历内容包括:公历、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,以及吉凶宜忌、十二神煞、玄空九星、冲煞、吉神凶煞、合害、纳音、干支、二十四节气、值日、胎神、彭祖百忌、六曜、九星、流年、太岁、三元九运、财神喜神贵神、星期、生肖、方位等等。
比如十二天神,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、玉堂、司命,这六种神煞的值日,都是吉祥的日子,适宜进行各种活动,没有不利之处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黄道吉日”。古籍中记载,青龙是祥瑞的象征,明堂是权力的象征,金匮象征珍奇名贵的物品,天德象征上天的恩泽,玉堂象征皇宫和神仙的居所,司命是星宿和神的名字,所以日历上标记这些神煞的都是吉祥的象征。
相反地,天刑、朱雀、白虎、天牢、玄武、勾陈这六种神煞的值日,都是凶日,不利于进行任何重要的活动,被称为“黑道凶日”。黑道被视为凶神,是不吉利的象征。
中国最早的择日书籍出现在夏朝,名为《夏小正》,收录在《大戴礼记》中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选择黄道吉日已经成为风气,例如,越王勾践从吴国返回越国时,特别选在十二月己巳日归国。
秦朝至两汉时期,选择黄道吉日的历书更加常见,例如东汉永元六年(94年)的木简历书中,以十二建星中的“除、危、定、执、成、开为六小黄道日。不过,注重吉凶的十二星宿只是参考,并没有绝对的吉凶之分,具体要根据不同的事项来决定。
十二星宿的应用一般原则是,首先查找宜忌事项,其次选择黄道日;要避开“破”和“闭”的两天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战乱频繁,各国在行军打仗前都要选择吉日。此外,各国普遍认为天象神煞与人间的灾异有关。
北宋雍熙三年(986年)的具注日历序中,明确记载太岁将军和各年神的方位和出行时间,并强调人们切忌在太岁头上动土修造。序后还有九星方点阵图,说明九色中依紫白两方修造,可获得贵人之助,加官进爵,获得财物,顺利婚姻等等。
清朝时期,选择黄道日成为人们生活中各项活动的依据。康熙皇帝下令由李光地等编纂古典,御赐为《星历考原》一书共6卷。乾隆皇帝又命允禄、弘昼、张照等人重新校正, 成为《协纪辨方书》共36卷。
乾隆皇帝在序文中写道:“协纪辨方者,敬天之纪、敬地之方也”,称“举大事、动大众,协乎五纪,辨乎五方、以顺天地之性”等等。其中2卷叙述了各种择日理论和相关历法知识;6卷介绍了年月日时的四大神煞的名称、宜忌、来源和性质,是现在关于择日最完备的书籍。此外,朝廷还命令钦天监每年颁布一册具注历书《时宪书》,俗称黄历,供人们选择吉日使用。
现实中,虽然现代国家已不再颁布黄道吉日的诏令,但人们仍然遵循古老的择吉日的习俗。例如婚嫁、开业、出行、造屋、修坟等等。每逢腊月,家家户户的长辈们都会恭敬地请一本新年的黄历回家,黄历上会标记出黄道吉日和诸事不宜的日期。这些并不是迷信,而是一种对上天的敬畏和虔诚之心。
讲到黄道,就不得不提及二十八宿。早在形成二十八宿体系的时候,就已经包含了黄道的概念,二者是紧密相关的。通过观察夜空,古人发现夜空中的星宿在一年中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,从而形成了二十八宿的体系。黄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黄道最初只是古人对太阳空中运动轨迹的观察,没有神煞和吉凶的含义。也许是因为古人对天的敬畏,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,认为它主持着万物的生死,具有无上的威力。因此,黄道被赋予了至高神圣的含义。同时,古人崇拜太阳,把太阳视为远古先民所崇拜的神灵之一。不知何时,太阳运动轨迹竟然变成了天皇上帝在天界巡游的路径,被称为天黄道。同时,在天皇巡游的过程中,逐年、逐月、逐日、逐时都有对应的神煞轮值,其中有吉有凶。这些吉凶神煞的轮值被刻在碑文和上表之中,字数也要满足黄道和黑道的原则。例如,如果是寅月申日,从子时起正好是青龙,即天贵星的黄道日。